第10章

- A-
- A+
施令窈此时心乱如麻,又是紧张,又是期待,就算给她喝隔夜的水也不觉得有什么:“来一壶清茶就好,多谢。”
店小二推销失败,但还是十分热情地应下了:“嗳,贵人请坐,茶待会儿就来!”
方斧头看着刚刚对着自己还一脸不耐烦的店小二变脸,心中暗暗咋舌,到底是汴京城里的贵人,店小二都是势利眼,难怪不敢怠慢。
施令窈将身上系着的玉佩交给方斧头,又重复了一遍施家所在的位置,见方斧头连连点头,笑着道:“多谢方大哥替我走这一趟。”
方斧头讷讷地摇头,抬头看了看天色,与施令窈告别后,连忙往城门走去。
他不敢耽搁,按着施令窈给的地址,去了安仁坊。
汴京城讲究的是东贵西富,方斧头第一次来这种连脚下踏着的青砖石都比他身上衣衫光洁平整的地方,紧张得来走起路来都是同手同脚。
但他抬头看了看那座宅邸,门口的瑞兽石像仍旧气派,但看着,总有一种寥落感。
方斧头晃了晃神,连忙上前叩门,但许久没有人应声。
就算施娘子的家人再担心她,也不至于发动了全府的人去寻吧?
方斧头正纳闷,就见有人溜达着路过,见他傻愣愣地站在施府门前,笑着道:“这府上的主人家早就搬走了,你可别敲错了门。”
早就搬走了?
方斧头糊涂了,凑过去又问了几句,路人好心替他解疑。
“施公一家搬走也有五六年了吧,仿佛是他妻子因为小女儿的死受了打击,身子一直不好,一家人索性搬回了江州老家。可怜了这座大宅子,可是圣人赐下的太师府邸呢,那么气派,现在也荒废了。”
路人叹着气,摇头晃脑地走了,徒留方斧头愣在原地。
这家人早就搬走了,但听桃红说,施娘子昨日才与家人走散。
但看施娘子一身富贵,怎么着,也不至于骗他们啊?
方斧头有些纳闷。
他匆匆赶回茶寮,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了施令窈那家人早已搬走的消息。
施令窈脸上的期待之情瞬间僵住。
她们搬走了……离开了汴京。
施令窈下意识不愿相信。
阿耶是圣人倚重的当世大儒,自祖父入仕之后,施家此后三代便在汴京城中扎了根。
更不要说阿姐嫁的是陇西李氏下一任的家主,阿弟又在太学念书,今后也是要科举入仕的,施家的前程官途、姻亲友人,都在汴京。
她们又怎么会离开汴京?
对了,阿姐!
姐夫李绪十年前,时任大理寺卿,又出身陇西李氏,仕途坦荡。
那么他和阿姐,应该都会留在汴京吧?
施令窈心里存了几分期冀,看向方斧头:
“方大哥,我阿姐和姐夫可能还在汴京,能不能,劳烦你再帮我跑一趟?”
看着女郎含着满满期待的美丽眼眸,方斧头看了看天色,刚想点头说好,旁边就传来一阵喧闹。
有新的客人进了茶寮。
店小二热情地凑上前去招呼,几个中年男人点了一壶茶,又要了几样茶食,挥了挥手让店小二一边儿凉快去,转而谈论起正事。
店小二推销失败,但还是十分热情地应下了:“嗳,贵人请坐,茶待会儿就来!”
方斧头看着刚刚对着自己还一脸不耐烦的店小二变脸,心中暗暗咋舌,到底是汴京城里的贵人,店小二都是势利眼,难怪不敢怠慢。
施令窈将身上系着的玉佩交给方斧头,又重复了一遍施家所在的位置,见方斧头连连点头,笑着道:“多谢方大哥替我走这一趟。”
方斧头讷讷地摇头,抬头看了看天色,与施令窈告别后,连忙往城门走去。
他不敢耽搁,按着施令窈给的地址,去了安仁坊。
汴京城讲究的是东贵西富,方斧头第一次来这种连脚下踏着的青砖石都比他身上衣衫光洁平整的地方,紧张得来走起路来都是同手同脚。
但他抬头看了看那座宅邸,门口的瑞兽石像仍旧气派,但看着,总有一种寥落感。
方斧头晃了晃神,连忙上前叩门,但许久没有人应声。
就算施娘子的家人再担心她,也不至于发动了全府的人去寻吧?
方斧头正纳闷,就见有人溜达着路过,见他傻愣愣地站在施府门前,笑着道:“这府上的主人家早就搬走了,你可别敲错了门。”
早就搬走了?
方斧头糊涂了,凑过去又问了几句,路人好心替他解疑。
“施公一家搬走也有五六年了吧,仿佛是他妻子因为小女儿的死受了打击,身子一直不好,一家人索性搬回了江州老家。可怜了这座大宅子,可是圣人赐下的太师府邸呢,那么气派,现在也荒废了。”
路人叹着气,摇头晃脑地走了,徒留方斧头愣在原地。
这家人早就搬走了,但听桃红说,施娘子昨日才与家人走散。
但看施娘子一身富贵,怎么着,也不至于骗他们啊?
方斧头有些纳闷。
他匆匆赶回茶寮,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了施令窈那家人早已搬走的消息。
施令窈脸上的期待之情瞬间僵住。
她们搬走了……离开了汴京。
施令窈下意识不愿相信。
阿耶是圣人倚重的当世大儒,自祖父入仕之后,施家此后三代便在汴京城中扎了根。
更不要说阿姐嫁的是陇西李氏下一任的家主,阿弟又在太学念书,今后也是要科举入仕的,施家的前程官途、姻亲友人,都在汴京。
她们又怎么会离开汴京?
对了,阿姐!
姐夫李绪十年前,时任大理寺卿,又出身陇西李氏,仕途坦荡。
那么他和阿姐,应该都会留在汴京吧?
施令窈心里存了几分期冀,看向方斧头:
“方大哥,我阿姐和姐夫可能还在汴京,能不能,劳烦你再帮我跑一趟?”
看着女郎含着满满期待的美丽眼眸,方斧头看了看天色,刚想点头说好,旁边就传来一阵喧闹。
有新的客人进了茶寮。
店小二热情地凑上前去招呼,几个中年男人点了一壶茶,又要了几样茶食,挥了挥手让店小二一边儿凉快去,转而谈论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