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A-
- A+
柳氏的目光从冯嬷嬷的背影上收回,转向了一旁候着的翠柳,眉头微微蹙起,似是叹了一口气,“二姑娘那边如何了?”
翠柳低着头,声音恭敬,“小姐这几日都按时服用了药汤,气色已经比之前好了许多,精神也有所恢复。”
听到翠柳的话,柳氏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安慰的神色。
“这就好,八月初三是宣阳侯的寿辰,千万不能耽搁。”
宣阳侯家世显赫,若是二丫头能得到宣阳侯世子的青睐,被纳进宣阳侯府,对文参的前途也是好的......
“翠柳,你亲自去一趟,确保二丫头的服饰和妆容都准备妥当,不能有任何差池。”
柳氏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她对这次赏花宴寄予了厚望,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翠柳立刻应声,“是,夫人,奴婢这就去准备。”
姜窈回了院子后,就静静地坐在床上,目光微垂,盯着手里的话本子出神。
半晌也没翻过去一页。
春兰打了水过来,想要伺候姜窈洗漱,见她这样,有些纳闷。
许是这几日小姐不似从前那般,给春兰增添了几分勇气,她轻声问道:“小姐,您在想什么呢?”
姜窈听见春兰的声音,回过神,“春兰,原......我从前跟祖母关系很好吗?”
柔和的月光透过窗纸穿进来照在姜窈的脸上,显出一张略带困惑的表情。
这几日无论是姜盈还是姜老夫人,都跟......
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按照书里,原主应该是娇纵又跋扈的恶毒炮灰。
可姜老夫人下意识的表情骗不了人。
甚至最后还让她坐下来好好跟父亲聊聊。
“小姐您忘了吗?您小时候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
春兰一边把端着的水盆放到架子上,一边解释道。
“不过奴婢来时,您就已经不在老夫人院里了,身边只有一位楚嬷嬷。”
当年老爷子致仕,姜明籍回京后要忙朝中事务,沈氏又要照看年幼的姜盈,又要管理整个姜家。
只得把还在襁褓中的姜窈,抱给了老夫人。
“噢,可能是发热的后遗症,总觉的头还有些昏昏沉沉的,那是我长大以后自己就搬出来了吗?”
“算是吧......小姐您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非说是老夫人害您没了亲娘,与老夫人大吵一架,这才搬了出来。”
姜窈拧眉,竟然是这样。
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古怪。
说到后面,春兰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看姜窈的神色。
不过如今看来,这事恐怕另有隐情。
姜窈还想再问些从前的事,就听见外面又有了动静。
是小厮过来传话,“小姐,老爷回来了,唤您过去说话。”
姜窈叹了一口气,起身理了理衣裳,往书房去。
一路上都在回忆原书中对姜明籍跟姜窈的描写。
本朝律法有言,父子不得同朝为官,当初姜老爷子还在朝中任职,姜明籍若要入仕,便只能外放至地方。
他与发妻沈氏算是世家联姻,平时也算是相敬如宾。
翠柳低着头,声音恭敬,“小姐这几日都按时服用了药汤,气色已经比之前好了许多,精神也有所恢复。”
听到翠柳的话,柳氏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安慰的神色。
“这就好,八月初三是宣阳侯的寿辰,千万不能耽搁。”
宣阳侯家世显赫,若是二丫头能得到宣阳侯世子的青睐,被纳进宣阳侯府,对文参的前途也是好的......
“翠柳,你亲自去一趟,确保二丫头的服饰和妆容都准备妥当,不能有任何差池。”
柳氏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她对这次赏花宴寄予了厚望,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翠柳立刻应声,“是,夫人,奴婢这就去准备。”
姜窈回了院子后,就静静地坐在床上,目光微垂,盯着手里的话本子出神。
半晌也没翻过去一页。
春兰打了水过来,想要伺候姜窈洗漱,见她这样,有些纳闷。
许是这几日小姐不似从前那般,给春兰增添了几分勇气,她轻声问道:“小姐,您在想什么呢?”
姜窈听见春兰的声音,回过神,“春兰,原......我从前跟祖母关系很好吗?”
柔和的月光透过窗纸穿进来照在姜窈的脸上,显出一张略带困惑的表情。
这几日无论是姜盈还是姜老夫人,都跟......
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按照书里,原主应该是娇纵又跋扈的恶毒炮灰。
可姜老夫人下意识的表情骗不了人。
甚至最后还让她坐下来好好跟父亲聊聊。
“小姐您忘了吗?您小时候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
春兰一边把端着的水盆放到架子上,一边解释道。
“不过奴婢来时,您就已经不在老夫人院里了,身边只有一位楚嬷嬷。”
当年老爷子致仕,姜明籍回京后要忙朝中事务,沈氏又要照看年幼的姜盈,又要管理整个姜家。
只得把还在襁褓中的姜窈,抱给了老夫人。
“噢,可能是发热的后遗症,总觉的头还有些昏昏沉沉的,那是我长大以后自己就搬出来了吗?”
“算是吧......小姐您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非说是老夫人害您没了亲娘,与老夫人大吵一架,这才搬了出来。”
姜窈拧眉,竟然是这样。
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古怪。
说到后面,春兰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看姜窈的神色。
不过如今看来,这事恐怕另有隐情。
姜窈还想再问些从前的事,就听见外面又有了动静。
是小厮过来传话,“小姐,老爷回来了,唤您过去说话。”
姜窈叹了一口气,起身理了理衣裳,往书房去。
一路上都在回忆原书中对姜明籍跟姜窈的描写。
本朝律法有言,父子不得同朝为官,当初姜老爷子还在朝中任职,姜明籍若要入仕,便只能外放至地方。
他与发妻沈氏算是世家联姻,平时也算是相敬如宾。